你好新青年!
五四青年节
今天是2025年5月4日
五四运动106周年
彼时的新青年如星辰般闪耀
而此刻的青年们
也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闪烁着点点荧光
今天
就让我们一起
解锁他们的滚烫青春!
逐光生长 向阳而立
——市院第六检察部 李豪
三年前,当我在晋城市人民检察院扎根的那一刻,我知道我不再是漂泊无根的浮萍,从此我有了属于自己生长的土壤——人民检察。
一进大门,楼前那四棵苍劲的松树便深深震撼了我。它们树根深扎地下,树干傲然挺立在 “立检为公”“司法为民” 的牌匾之间,树梢仿佛与 “人民检察” 四字相接。在它们面前,我宛如一株微不足道的青草,渺小而平凡。但我坚信,只要心怀阳光、努力扎根、奋力生长,终有一天,也能像这些松树一样,在人民检察的土地上挺拔屹立,迎接光芒。
三年时光,我时刻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。从道德讲堂到青年干警大讲堂,从理论研究年会到青年理论学习小组,再到青年干警座谈会和年末表彰大会,院党组为我们搭建起一个个成长的平台,让我们迅速融入新环境,褪去青涩,逐渐变得如青松般坚韧不拔。“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”,在院党组的精心培育下,我内心的彷徨与怯懦渐渐消散,取而代之的是坚定与自信,我开始努力伸展枝叶,向着太阳奋力生长。
作为一名青年干警,能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成长,我深感幸运。初入检察院,我在法律政策研究室工作。那时部门人手有限,工作却繁杂琐碎,检委会事务、检察建议起草、理论调研等,每项任务都需要与其他部门紧密协作,且必须在规定节点内完成。在部门主任的耐心指导下,我学会了梳理工作思路、制定详细计划,按部就班地推进各项任务,原本繁杂的工作逐渐变得得心应手。就像一棵被精心修剪的树苗,去除了多余枝丫,将养分集中用于茁壮成长。
后来,组织安排我到公益诉讼检察部门。与法律政策研究室的工作相比,公益诉讼更加专业,需要深耕细作,而深耕的前提便是不断学习。幸运的是,部门主任为我安排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。在他的指导下,我深刻认识到,要办好每一个公益诉讼案件,不仅需要在法律的海洋中精准探寻依据,在荆棘丛生的现场查明事实真相,更需要在情理的交织中耐心寻求合作共识。这一切都要求我不断延伸根须,在法律的土壤中深耕细作,在事实的风雨中磨砺成长。
“世上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”,李晓波检察长那句“认真是一种能力” 至今仍在我耳边回响。在单位,就有这样一群对工作无比认真的人。办公室的同事,对待每一份信息都字斟句酌,不厌其烦地批注修改意见,一遍又一遍地沟通交流,他们对文字的严谨态度令人敬佩;案管部门的干警,对系统数据了如指掌,每当遇到数据问题,总能迅速找到症结所在,精准分析并解决,这种专业素养让人赞叹;业务部门的前辈,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学习,为撰写分析报告每日钻研案件,从分析报告到工作信息再到理论文章,他成为了业务多面手,这种不懈钻研的精神更是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。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”,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,我如树木汲取养分般,吸收着他们身上的光芒,不断充实自己。
如今,我已不再是那漂泊无依的浮萍,在人民检察的这片沃土上深深扎根。望着窗外依旧翠绿的松树,我知道,自己也已如它们一般,挺立向阳,为人民检察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
版权所有:山西省晋城市人民检察院
地址:晋城市迎宾路219号 邮编:048000 电话:0356-2060086 效能投诉电话:03562060090 电子邮箱:jcsrmjcyzzb@163.com
工信部ICP备案号:京ICP备10217144号-1
技术支持:正义网
本网网页设计、图标、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或建立镜像,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。